精选写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95句】
- 2024-11-30 04:26
写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后面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为了汉室江山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直至心血耗尽死于征战途中。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3、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
4、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5、关于诸葛亮的民间小故事很多。例如借东风,赤壁之战周瑜带领孙刘联兵对阵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决定运用火攻,可是冬天没有东南风,无法烧毁曹军,于是诸葛亮建七星台借东风。帮助周瑜火烧曹军。
6、魏延之乱诸葛亮死后,魏延没有叛乱,只是不同意撤军,希望能够自己率领一支部队继续北伐,结果被杨仪陷害死。而魏延这个悲剧,完全是因为诸葛亮用他们两个人,却没有分清他们两个人的职责,最后导致他们两个的恶性竞争,最后两个人都没好果子吃,蒋琬抢了他们俩的饭碗
7、草船借箭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周瑜令诸葛亮在十天前造箭十万枝,诸葛亮借当时天气状况,抓住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8、六出祁山,司马懿上方谷大败,失去渭南营寨,坚守不出。
9、三顾茅庐
10、诸葛亮醉打蒋门神!
11、诸葛亮大闹飞云浦!
12、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13、【三顾茅庐】
14、诸葛亮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的人都要到瓜园饱饱口福。周围的老农来向他学种瓜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瓜要种在沙土地上,上麻饼或香油脚子。好多人都来问他要西瓜种子,因为以前没有注意留瓜子,许多人只好扫兴而归。第二年,西瓜又开园了,他在地头上插了个牌子,上面写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15、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连营,破曹操大军。
16、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17、草庐之中三分天下,赤壁之战巧借东风,舌战群儒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周郎计空,一把大火天下闻名,七擒七纵平定南中,七出祁山,五丈原殒命。
18、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19、诸葛亮把瓜子冼净、晒干,再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汉水两岸沙地上的贾家湖、长丰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气,个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还遵守那条“吃瓜留子”的老规矩。
20、【神机妙算救后代】
21、诸葛亮建议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连营,帮助孙刘联军胜利。
22、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23、诸葛亮出奇制胜,用草人计击败魏延。
24、诸葛亮怒杀阎婆惜!
25、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争寂天下,求贤若渴,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卧龙先生诸葛亮,刘关张三次上门拜访才与诸葛亮相遇相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战略思想。
26、你这是什么问题?
27、魏将忿忿不平,极力请战,为安抚三军,上表奏请魏主请求严令不得出战。
28、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诸葛亮等人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诸葛亮哭着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29、赤壁之战众所周知的赤壁之战,本来是孙权和周瑜的功劳,可是就因为诸葛亮的所谓“借东风”不用一兵一卒,独占了这个功劳,最后还“气死”周瑜。
30、七星续命: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想借此为自己延续寿命。他曾说过“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之后因魏延在慌乱中进账,碰翻了主灯。诸葛亮掷剑叹曰:生死有命,不可挽也。一代名相,殒命于五丈原。
写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31、【诸葛亮的八卦衣】
32、舌战群儒,得江东文武敬佩,建立孙刘联盟
33、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34、白帝城托孤
35、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智慧的人物。的故事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哭周瑜,蜀吴联盟,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蒋干盗书,隆中对,出师表。
36、隆中对,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七擒孟获,出师表,收姜维,六出祁山
37、智激周瑜,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38、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从记载来看,可能性还是有的。
39、诸葛亮在祭祀黄天时,预言了自己的死期。
40、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曹操。
41、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42、我反问一句先?
43、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帮助刘备攻打曹操。
44、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了军令状,按诸葛亮的话说,岂是人力能为,分明就是想接机杀了诸葛亮,诸葛亮算出三天之后必有大雾,并算准了曹操不敢派水兵出战,用草船借箭骗了曹操十万支箭
45、借东风:周瑜和诸葛亮定了用火攻大败曹操,可以时逢冬季,没有东风,火攻只能是烧了自己的战船,周瑜因此病倒,诸葛亮借东风以助周瑜大破曹操
46、三顾草庐诸葛亮他很拽,刘备前两次去都不在家,第三次到他家才把他盼来了,说明这个男人,他不顾家
47、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违背湘水划界,在背后对盟友倒戈一击,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48、诸葛亮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周瑜设计三天造十万支箭,而且把造箭的材料都封锁起来,结果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三天内有雾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空城计是诸葛亮的得意之作,流传千古,过五关斩六将是孔明善用能人关云长,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49、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很多,经典的篇章大概有一下几个
50、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51、斩马谡因为自己的用人失误,拉不出屎怪茅坑,把马谡砍了
52、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
53、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54、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被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
55、舌战群儒,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56、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57、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58、丶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59、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60、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写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61、借东风,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62、草船借箭,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63、诸葛亮三顾茅庐请刘备,成为了他的谋士。
64、诸葛亮的故事很多,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几个,一,三顾茅庐,二,火烧博望坡,三,草船借箭,四,借东风,五,三气周瑜,六,群英会舌战群儒,七,卧龙吊孝,八,六出祁山,九,七擒孟获,十,失街亭,十一,空城计,十二,斩马shu。
65、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66、草船借箭,大智大勇夜闯曹操水寨,获得十万余箭
67、诸葛亮的一生贯穿个火字,从出山是的火烧博望坡,到火山藤甲兵。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68、第一个就是隆中对,在诸葛亮还没有出茅庐的时候。刘备三顾茅庐,最后一次得见诸葛亮。诸葛亮就在茅庐给刘备分析天下大事。并且给刘备集团制订了未来的战略规划。使得刘备称自己得到诸葛亮以后是如鱼得水。
69、诸葛亮雪夜上梁山!
70、舌战群儒
71、刘备很恶毒,居然挑拨孙权和曹操作对,也是这个诸葛亮给他出的主意,这个诸葛亮实在是,是个“坏东西”
72、初出茅庐,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73、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2瞒天过海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
74、巧布八阵图,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75、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76、孔明借东风:这故事恐怕是家喻户晓的了,曹操亲率号称八十万大军南下,誓要荡平东吴。孙权与刘备暂时结为同盟,合力抗拒曹操。由于北方士卒不习坐船,曹操命手下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东吴将领黄盖便建议先诈降再用火攻即可大破曹军。周瑜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发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的主人公诸葛亮登场了,他作法引来了东风。火势借着东风蔓延瞬间席卷了整个江面,曹军人马烧、溺死者无数。
77、诸葛亮八个水浒传经典故事?
78、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79、火烧新野,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80、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81、华容道关羽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因为关羽,他不够狠,作为黑社会三大头目之一,胆敢反叛当时的正规军曹操。可是诸葛亮却够恶毒,居然派这个心慈手软的关羽去砍曹操,坏事都让关羽去做,好事功劳都给自己揽~
82、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83、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84、火烧博望坡:在《三国演义》中,博望坡之战被视为诸葛亮的处子之战。面对曹操手下夏侯惇、于禁、李典率领的十万虎师,诸葛亮先遣赵云领老弱残兵与其交战,诈败撤退,引诱曹军进入山林窄路之中。而后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扰乱其军心。张飞、关羽早已领命埋伏于山林间,待夏侯惇领兵仓促追击时四面冲杀出来并放火焚烧整片山林。曹军大败,从此诸葛亮名噪一时。
85、第二个就是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前夕,为了凑满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带着几条船和稻草人去进攻曹操,获得了十万支箭。
86、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87、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88、【吃瓜留子】
89、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没有将妇人素服“早与批回”,而是“吾且受之”,并重赏了来使。
90、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
写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91、第三个是空城计,第一次北伐失去街亭以后,诸葛亮摆出了空城计吓跑了司马懿。
92、诸葛亮死后,司马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马找了个借口,把这个将军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马问:“你祖父临死前说了些什么?”这个将军就一五一十地把诸葛亮的话说给他听。0听后,使命令上兵们把房子拆了,取出纸包。只见纸包里面有封信,上面写着“遇皇而开”。土兵们把信递给司马,打开信,只见里面写道:“访问后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后三步。他刚站稳,只听“咔嚓嚓”一声响,0龙案上面正对的房顶上,一根玉掉下来。把桌椅砸得粉碎。0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反过来再看信后面写道,“我救你一命,请你留我后代一命。”看完这封信,暗暗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来.他把那个将军官复原职。
93、博望坡初用兵,大破夏侯惇十万大军,初出茅庐第一功
94、屯兵于五丈原的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妇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今遣人送巾帼索衣,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有丈夫之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95、;3空城计4围魏救赵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5抛砖引玉蜀军六出祁山,蜀魏对垒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以流马骗的魏军粮万石,分散营寨让军队屯兵种田示弱,再虚搭窝棚诱敌,险烧死司马父子叁人於上方谷。6借尸还魂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还魂的效果。7走为上策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为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