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文案 > 正文

含有惆怅的诗句【100句文案摘抄】

  • 2024-11-30 12:21
  • 编辑
含有惆怅的诗句

1、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

3、【含有惆怅的诗句】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间当成永远,把现在都变成回忆,一点一滴。

4、为什么诗往往是悲伤的?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8、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少年不

9、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10、译:可我伤感那个爱惜花朵的人已经看不到了。我唱一首歌,留下数行的泪。

11、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唐·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释义: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1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3、“阶下青苔与红树”,李商隐总留意到红绿相对。一般红配绿颇为棘目,如果衣服穿搭,会显得村气十足。然而大红配大绿,倒也很喜感。《周礼•考工记》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青红相次就是“文”,即有了错画之感。暮秋青苔的青是暗沉的,让人感到堆积的死寂。红树的红也不同于春花的红,那是生命的凋零。都是红绿相对,《日射》是被春天入侵,《端居》则被秋天包围。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6、如此残红那得住。

17、那日初逢非有意,而今别去应无情。

1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19、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20、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苏轼·宋代《临江仙·送钱穆父》

21、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22、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23、我好喜欢你,你愿不愿意?

24、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25、这首诗首联描写诗人清明时节出郊寻春,满目虽见家家插柳应节,山城仍是一派寂寞冷落光景。颔联更以极其疏淡的笔墨,绘出种种凄清的风物,诗人政治失意的凄黯心境即由此隐然透露。颈联表达薄酒难以消愁,登高望远只是徒增忧闷的苦况。篇末直叙与故乡、挚友疏隔,离情别绪无谁告语之愁。全诗辞情哀婉,自然流丽。

26、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

27、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28、曾经的海枯石烂,终究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

2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30、长绳系日,鲁阳挥戈,这些欲使时间停止的狂想,首先基于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即以太阳作为参照系。我们不妨开开脑洞:如果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存在了吗?如果真的有一个叫“时间”的存在,它又怎么会消失?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叫“时间”的存在,那消失的就只是我们的感觉,因为我们习惯了对日光的依赖。这种依赖定义了我们,或许也限制了我们。

31、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32、我们之间的爱不是笑话,最后的结局却是笑笑就散场了。

33、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34、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35、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6、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37、桃花飞尽春情逝,白雪飘来寒意巡。

38、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3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40、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41、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42、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

4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44、三。捣练子 飞花乱, 马蹄轻, 画帘半卷笑相迎。 那堪流年春欲破, 直送凄凉到画屏。

45、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边愁(唐)崔湜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答施(宋)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46、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47、事实上,他得到的是“一杯春露冷于冰”。麻姑亦无回天之力,沧海只剩下一杯春露,且冷于冰。为什么是春露?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得到的也许是从夜梦中凝结出来的春露,作为回忆,它已经变冷。

4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9、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50、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51、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一个重要节气。因此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最主要的题材之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清明诗词。说到清明诗词,人们首先会想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除此之外,还有黄庭坚的《清明》、高翥的《清明日对酒》、高启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张先的《青门引》等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些是大家所熟悉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家不太了解的。下面十首清明诗词虽没写扫墓,没表达哀思、惆怅之情,却别有一番风味,非常值得一读。

52、今日还留前日梦,几时得见旧时人。

5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4、【含有惆怅的诗句】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55、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56、这段美丽的想象是废名的。正因诗句的晦涩朦胧,才使读者在想象和寻找的过程中,为文本赋予了更多的生命。世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幸好无人作,假如有人作了“郑笺”,学究式地逐字逐句索引解释,义山诗美将被杀尽。

5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8、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59、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60、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61、缭乱的边关愁绪无数倾诉,总也听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着长城,此景亘古不变。

62、惆怅,是汉语中的一个单纯词,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

63、未淡相思忆更浓,题诗犹惹泪珠横。

64、因为诗是一种沉思的语言,而当人在沉思时,必将面对自己,必将靠近未知,也必将不得不面对“死亡”。

65、无奈向、阴晴不定,冷烟寒食。

66、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宋代《村行》

67、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68、古人小禅诗,人生大境界!

69、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70、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71、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72、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73、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

74、我在君心第几程,一询已是泪分明。

75、一日相离肠易断,多年无聚梦难巡。

76、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77、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7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79、翻译: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

80、这句很有张力,我们可以对比《日射》,“碧鹦鹉对红蔷薇”也是物物相对,但碧鹦鹉和红蔷薇之间暗含一种默契,而“空床敌素秋”则是紧张的对峙。若把“敌”换成“对”,只有空床对素秋,诗句的力量就大大削弱了。

81、慵坐妆台懒点唇,几时得见旧时人。

82、花落花开空有梦,缘来缘散自无凭。

83、翻译:深山寂寂只闻猿声哀愁,走着走着就见云收雾散。

84、译: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85、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86、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87、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88、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8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90、结句很干脆,戛然而止,以不结结之,方有无尽之意。更可圈点的是,诗人没有使用什么拟人手法,比如鹦鹉唤人或蔷薇泣露,没有给它们强加人的情感,只是单纯地呈现,彼此空对,似乎很无情,然而正因无情,才更使人伤情。

91、常思月下同斟酒,更忆亭前共踏春。

92、译:彩云飞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怅有人知道多少。

93、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唐·李商隐《春雨》释义: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94、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9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96、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97、《月》有两个独到之处。之一是“藏人带树远含清”,这句诗很朦胧,不仅我读不懂,民国诗人废名说他也读不懂。废名曾专就此诗,给朋友写了一纸题笺,内容大意如下:

98、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

99、“射”和“撼”这两个动词,带有强烈的入侵感,春天已不可阻挡。也可以说,是她的寂寞和黑暗,加剧了日射和风的摇撼。另有一个心理现象,即人即使在悲痛中,也本能地被美的事物吸引,日光还是射进她心里,春风也摇动了她的情思。

100、有人说《日射》并不难懂,无非就是写寂寞闺思。也有人认为李商隐这首诗写于居母丧期间,借闺思以表达他的仕途失意。第一种看法尚可,只是过于简化。第二种看法貌似有理有据,实则索然无趣,且不说香罗试手的美感被变味,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读者似乎不知道人为什么要读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