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句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五年级精选228句
- 2024-11-26 00:32
1、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2、——《题三义塔》
3、——《未有天才之前》
4、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6、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8、——《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9、聪明人肯舍弃金钱,以保全性命。
10、——《经验》一九三三年
11、——《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2、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13、——《致曹靖华》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14、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5、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16、——《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17、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可以做圣贤的,可惜全被女人给毁了。
18、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9、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20、——《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2、孔子说:“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3、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24、——《自嘲》
2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7、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8、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29、——《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30、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1、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32、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3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3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5、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36、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
37、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8、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39、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0、——《空谈》一九二六年
41、——《鲁迅全集》
42、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43、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4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45、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46、——《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47、——《不满》一九一九年
48、——《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49、掩饰一个缺点,结果会暴露另一个缺点。
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1、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52、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它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53、——《呐喊》
5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55、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56、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
57、——《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58、——《华盖集杂感》
59、——《六十六·生命的路》
6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1、——《风筝》
62、——《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63、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
64、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水。③舍: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6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66、——《谚语》一九三三年
67、——《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68、从来如此,便对吗?
69、我们是奴隶,革命之后我们发现受了骗,做了奴隶的奴隶。
70、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71、这样的名言太多了,如:
72、——《无题》
73、——《鲁迅杂文精选》
7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76、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77、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78、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79、——《答课消》
80、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8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8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3、——《记念刘和珍君》
84、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85、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86、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87、——《致陈烟桥》一九三四年
88、——《论睁了眼看》
89、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9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9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92、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93、——《为了忘却的纪念》
9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95、孔子说:“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茫,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96、——《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97、——《欣慰的纪念》
98、——《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99、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00、——《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101、——《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102、——《热风·随感录五十七》
10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4、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105、——《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106、——《娜拉走后怎样》
107、——《杂感》一九二五年
108、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109、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10、——《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111、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112、成功属于奋斗者。
113、书名《伊索的寓言》
114、那些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115、——《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
116、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117、少年不知勤苦学,老来方悔读书迟。
118、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19、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20、——《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121、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2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2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24、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125、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26、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2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28、子曰。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距。
129、——《偶成》一九三三年
130、——《故乡》
131、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132、名言警句
13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34、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35、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136、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13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38、——《南腔北调集》之《捣鬼心传》
139、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140、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141、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142、——《野草》
143、——《集外集拾遗补编》之《关于知识阶级》
14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45、一个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生物之群,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出现却不知道尊重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奴隶之邦。
14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14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8、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49、不要为突如其来的不幸而苦恼,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留也留不住。
150、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51、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
15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53、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54、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55、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5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57、——《华盖集续编》之《学界三魂》
158、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59、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160、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61、想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
162、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
163、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64、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165、——《读书杂谈》
166、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16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68、——《二心集》之《上海文艺之一瞥》
169、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17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qū]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71、——《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172、——《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173、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174、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75、——《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76、——《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177、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78、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79、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180、子曰:“吾十有(yòu“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为政》
18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82、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8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8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85、——《无花的蔷薇》一九二六年
186、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经常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知识点:“说”通“悦”意思:高兴
187、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88、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189、孔雀拼命开屏,却露出屁眼。
190、——《狂人日记》
191、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19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93、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194、——《坟·未有天才之前》
195、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196、——《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19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9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99、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200、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201、——《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202、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203、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204、——《自题小像》
205、希望原来是无所谓有又无所谓无的。
206、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
20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08、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9、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210、以下列举十条
211、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12、——《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213、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14、——《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215、——鲁迅《而已集》
216、——《空谈》
2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18、虚荣是灾祸的根源。
2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悟读书迟。
220、——《花边文学》之《安贫乐道法》
221、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222、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23、、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224、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225、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2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27、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228、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