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精选21句
- 2024-11-23 16:36
1、这是《别董大二首》其一的一个争议题。《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2、千里黄云白日曛,
3、唐·高适
4、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它起了补充一、二两句的意境和转入新境界的作用。“莫愁”二字是转折的枢纽。诗人在对朋友真诚的劝慰之中包含着对友人光明前程的坚定信念,语气刚毅果断,一反首二句的低沉为高昂。
5、《别董大》的千古名句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
6、第三、四两句是作者对董大的劝勉。作者劝故人放下忧愁,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
7、别董大诗中原文是千里黄,有人写成十里黄,但是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8、这首赠别诗,诗人一反送别诗常见的凄楚感伤情调,洋溢着昂扬乐观的积极情绪,给友人以安慰。
9、天下谁人不识君?
10、在这首诗歌里,诗人在劝勉友人中,不抒发悲苦情调,而是表现出一种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这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有相似之处,是难能可贵的。
11、诗的一、二两句,写景抒情。诗人用“千里”二字领起,展现了一幅北国原野寒冬的广阔画卷:风沙吹起,黄云蔽空,白日昏暗,北风吹雁,大雪纷飞。这是离别之情,基调是阴沉寒冷的。也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和即将分手远行。
12、这两篇作品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13、第四句发挥了第三句的意思,董大誉满天下,举世瞩目,不是某些昏庸黑暗的当权者所能压制的。诗人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与首二句所写的昏暗、寒冷的自然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莫愁”的劝慰落到了实处。由于董大才高名盛,所以诗人肯定他此去沿途所遇知己必多,定可施展万丈凌云之才。如此生发离意、乐观自信、豪气凛然,可使董大深受鼓舞、顿开茅塞、即释重负。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5、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其诗风格雄浑,笔势豪健。这首诗是高适早期的一首送别诗。原作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既反映了诗人和董大的深厚情谊,也表现了诗人开朗、达观的情怀。董大:当时著名琴师董兰,曾以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
16、《别董大二首》
17、六翮飘飖私自怜,
18、描写的景物有黄云、白日、北风、归雁、大雪描写了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场景。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19、【唐】高适《别董大》。
20、莫愁前路无知己,
21、北风吹雁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