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什么优选49句
- 2024-11-29 00:42
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什么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2、《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
3、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扩展资料从文学发源的整个过程来说,兴是早期诗歌的特征;从诗歌作者的层次来说,它是民歌的特征;如从创作方式来说,它是口头文学的特征。
4、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5、叠字和双声叠韵联绵词的使用,纯真悦耳、玩转铿锵的音乐美感。
6、《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
7、《诗经》内容丰富,反映的生活面积广,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诗经》有“六艺”,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内容,后三者指的是表现手法。
8、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9、用韵形式多样,呈现出顿挫和谐的音乐格调。
10、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热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摹日常生活,按内心的切实感受抒发现实情怀呈现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人物的内心世界。
11、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
1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13、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14、诗经的艺术特点
15、“诗言志”
16、“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如《周南·桃夭》、《郑风·野有蔓草》
17、表现个人情志,平实自然的写实风尚。
18、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19、“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方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如《魏风·硕鼠》
20、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巴言不等,多重章叠句,造成反复咏叹,回环往复增强了抒情效果,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2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22、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
23、“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
24、《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25、这种重章复唱的形式成了《诗经》语言中的一些套语。套语不但是为了方便记忆,同时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和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重章复唱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6、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27、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
28、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富于音乐之美。
29、《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
30、、写实与诗言志
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什么
31、二、赋、比、兴的手法
32、现实精神
33、赋比兴是《诗经》运用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即直言其事,如:《诗经·氓》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比是以此物比彼物,即比喻,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将女子青春美貌比喻成鲜嫩肥硕的桑叶;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话题。比和兴一般一起使用,合称比兴手法,上述两类都是比兴合用的例子。
34、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35、三、篇章、声韵及用词
36、三,富有特色的语言形式。
37、词语的具体准备运用,如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充分认识;动词的使用,鲜明生动的刻画生活图景。
38、篇章整齐,四言句式为主,排列有序,节奏感强。
39、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
40、二,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
41、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氓》一诗中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4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43、第五,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44、《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45、《诗经》作品在章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章复唱。重章复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的样式,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诵。因为这样,在复唱中不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这也形成了《诗经》篇章结构和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46、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7、第四,《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
48、《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49、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