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邓亚萍的故事【46句】
- 2024-11-28 19:22
邓亚萍的故事
1、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所有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可是邓亚萍依然在训练,直到教练强迫她去换衣服,她才会换自身干净的训练服回来又接着练。
2、邓亚萍5岁开始打乒乓球,1998年16岁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连续包揽女子单、双打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至1998年9月退役,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3、年,邓亚萍成功进入国家队,此时的她只有15岁。在进入国家队后,接受到更加严格的训练,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邓亚萍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次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4、邓亚萍此前曾任国际奥委会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在年初的时候经过国际奥委会提议内部交换工作,邓亚萍与一名瑞典籍的委员进行交换。邓亚萍成为道德委员会委员。此次国际奥委会内部再次进行交换工作,邓亚萍将再次担任国际奥委会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
5、年,19岁的邓亚萍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最终拿下女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双打冠军,为我们国家拿下了两枚重要的金牌。随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又获得两枚金牌,至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搭配90年代末,邓亚萍几乎拿下了所有的冠军,媒体也称呼为这一时期是“邓亚萍的时代”。从此以后,邓亚萍成为国人心中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6、父亲更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有一天代表中国乒乓球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7、邓亚萍退役后,2002年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正式开始从政。2004年调任奥运村部副部长兼奥运村办公室副主任。
8、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9、邓亚萍,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祖籍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现为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
10、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
11、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12、年,邓亚萍此时刚好五岁,于是开始跟着父亲正式练球了。父亲根据女儿自身的情况给其制定了一些超乎常规的训练方法。刚开始,父亲让她拿直拍训练,可是由于她的身高长得慢,胳膊相对来说比较短,父亲见状觉得这样训练不是个办法。第二年,父亲就让她用横拍训练。在这两年的训练中,由于父亲制定的超乎寻常的训练方法,一直都让她练正手攻。这种训练方法,是在教科书上都找不到的训练方法。也正是因为这样,邓亚萍打球一天比一天熟练,球技有了很大的进步。
13、年,年仅9岁的邓亚萍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赛中就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天才选手。
14、同时,在求学期间,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鼓励和帮助下,邓亚萍在悉尼奥运会后正式进入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那是她“仕途”的真正起点,后来她又两度成为北京申奥大使、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任职、担任北京奥组委官员。
15、年,第40届世乒赛,首次参加的邓亚萍就夺得了女双冠军,成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一,而此时她才16岁。
16、年9月,邓亚萍学子,剑桥博士,奥运大使,团市委书记,人民网副总裁……跨界的选择,实现自我,是她不懈的人生追求。相比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爹娘,忘记了自己祖国的人又是多么的高大。可以说邓亚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的精神缩影。
17、邓亚萍为了弥补身高上的不足,她特意加强了自己腿部移动速度的训练。十岁那年她就要背着25斤的沙衣,两腿各绑一条2.5斤重的沙袋,可以说全身负重30斤去训练。
18、看着邓亚萍一天天长大,也该到了进入正规体校接受训练的时候,可是却让父亲愁坏了。由于邓亚萍身高不高,体重也不达标,她被省队直接拒绝了。面对着这一个拒绝,父亲与邓亚萍都表示非常的沮丧,随后,父亲对她说:“别人说你不适合,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
19、邓亚萍,身高不到一米五,但是在世界乒坛上叱咤风云。郎平,中国主攻手,凡由她所扣的球,令对手胆寒!
20、年2月,邓亚萍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一户乒乓球世家里,父亲是河南省乒乓球的选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从两岁多开始,父亲就常常带着邓亚萍骑着自行车去俱乐部打球,
21、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担任运动员委员职务。
2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
23、在这之前,没有人想到曾经因为身高不足并且身体素质不好的她,凭着苦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速度,打破了常规也造就了乒乓球的传奇神话。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选拔运动员只选高个子的传统观念。
24、就这样,邓亚萍在父亲的培养下,慢慢地开始接触了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爱打球的基因,邓亚萍从小就对乒乓球表现出了无比的热爱。父亲也看出了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带着女儿练。
25、高强度的训练,也让邓亚萍经常为了训练而耽误了吃饭时间,只好自己在自己房间拿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训练。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接连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接球,一次一接就是1000多个。
26、中国女排在这30多年来成长的历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迷,但是中国女排全体成员从未放弃,中国女排美丽不衰,所以说中国女排能够列入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他们通过努力和汗水换起来的,是实至名归的,从1981年中国女排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就注定了中国女排的不频繁使命,在后面的日子里,中国女排一路前进,中国女排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中国的乒乓球队呢?这个就不必要说了,他没能列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中国乒乓球太强了,太无敌了,所以自然而感动这一词,在我们大众的眼睛里已经看不到了,大家都感觉中国的乒乓球赢了是很正常一件事情,不赢才没天理呢。所以你还想让中国乒乓球队能感动中国人吗?真的是太强,也是一种寂寞呀。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可以当做你这个问题的总结语。中国女排是把观众给打哭了,而中国乒乓球是把对手给打哭了。
27、邓亚萍还表示,当她训练结束把全身负重卸下后,自己简直轻松到都快飞起来。
28、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29、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30、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邓亚萍的故事
31、24岁的邓亚萍带着4枚奥运金牌退役,此后她用了整整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32、大家一定知道“乒乓球皇后”邓亚萍吧!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邓亚萍的小故事。
33、根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国际奥委会没有透露邓亚萍辞职的原因,只是称她辞职是为了从事其他的事业。在当天的执委会会议上,补选瑞典滑雪女运动员佩妮拉·维贝里为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委员,并代替邓亚萍辞职后空出的运动员委员职务。
34、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
35、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36、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总结给了她。又过了几天,她和这位语文老师在校园里相遇。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她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37、当然,这么严厉的训练背后,一定会有惊人的成绩。
38、岁时,邓亚萍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进入国家队。
39、在这样高强度训练的背后,除了打球不断精湛以外,邓亚萍的身体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颈椎、腰椎、膝关节都带伤了。有时候,腰肌劳损让她疼痛难忍,不得不带上厚重的护腰。膝关节和踝关节疼到不行的时候,他就无奈去打封闭针。脚底下由于不停训练长满了血泡,可是她依然一声不吭,拿纱布包着伤口,继续训练。即使身体每次疼痛难忍,她都没有放弃训练。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40、邓亚萍1998年9月退役,2000年11月,经国际奥委会主席任命进入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
41、年,年仅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
42、在训练队里,每天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自己却给自己延长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7点多,每次都是被教练赶出训练场。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就什么都抛在脑后,每天晚上练到11点多。
43、正是在父亲这一番话的教导下,幼小的邓亚萍很快就懂得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从这以后,她在训练上更加的刻苦,更加的能吃苦了。甚至在练习全台面攻时,她在腿上还绑着沙袋,面对两位男陪教练,她一打就是两个小时。
44、年她被借调到河南省队,代表河南与队友合作拿下了河南省首个团体冠军,随后,又在全国锦标赛上,代表河南获得团队和个人冠军,一举成名,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4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证实,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已向国际奥委会提交辞呈,要求辞去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46、邓亚萍虽然没有选择做教练,但她投身公益,创立了邓亚萍体育奖学金,继续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是值得国人的尊敬和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