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伤心文案 > 正文

范成大的资料52句

  • 2024-11-27 10:08
  • 编辑

范成大的资料

1、扩展资料

2、《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3、出自南宋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原句为:

4、范成大与杨万里、尤袤、陆游号称“南宋四大诗人”。范成大的诗作在宋代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经。杨万里称其:“大篇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其代表作,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5、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6、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7、从范成大的《梅雨五绝》中,我们提到了芒种。今年的芒种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将会这北京时间6月6日1时29分迎来“芒种”节气。

8、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旛彩胜何。

9、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10、少忍数旬蒸米成。

11、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之中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12、宋代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初授司户参军,历官监“和剂局”、检讨、编修、正字、校书郎、处州知州、礼部员外郎、祈请国信使、集英殿修撰、出知静江府、广西经略使、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礼部尚书、资政殿学士等,官至参知政事,追赠少师、崇国公。

13、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

14、译文: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到天亮。

15、品读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了解芒种。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乙酉甲申雷雨惊,

16、由于范成大能够系统深入的观察老百姓的生活,并且欣赏乡村的美景,所以他将整个诗歌创作分成了五组,分别是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每组都包含了十二首绝句,根据时间顺序全面的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

17、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18、范成大,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19、——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这是范成大的《梅雨五绝》,写得就是芒种时节的景象。既然是芒种时节、梅雨时期,所以“乙酉”就不可能指年份,按照推算,乙酉年应该是1165年,那时范成大39岁,还在做校书郎和国史院编修官呢(我简单解释一下,校书郎这个职务有点类似现在的编辑校对工作,专门校对史籍资料;而国史院编修官,在宋朝开始才有的,主要负责文献、历史修撰工作。)而他大部分关于田园的诗词都在晚年所作,时间和地点都不符,所以乙酉不是指年份,更不可能指月份,所以诗中的“乙酉”应该指的是乙酉日,而“甲申”则是指时辰,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第一句的意思即芒种那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雷声响动、雨水骤降。

20、什么要种早籼稻呢?因为“少忍数旬蒸米成”。早籼稻比较早熟,所以诗人才说“少忍数旬”。只需要再忍耐些时日,心中的早籼稻就可以吃上了。从诗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农民每到芒种时节,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说明南宋时期,因为战争,农民并不富裕。这就是从诗中读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21、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2、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23、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24、译文:肥沃的土地在春雨的浇灌下,充满了孕育新生命的无穷活力,各种花草争相拔节开放,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新的绿意,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窜到这边来了。

25、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晚春恬静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26、范成大曾出使金国,在金国气节不屈,撼动了金世宗,有日记《揽辔录》。

27、作者范成大资料

28、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山中居士。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29、麴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30、诗的内容极为丰富,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四时农事,农家的生活遭遇等尽现其中,形成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

范成大的资料

31、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昏暗的朝政,这样的思想深度也让范成大的田园诗充斥着别样的生机,千百年来流传不休。

32、为什么呢?因为梅雨时节的雨总下个不停,难得有晴朗的时候。而一旦天晴,就要抓紧时间插秧了。插什么秧?当然先插“蚤籼稻”啦。“蚤籼稻”即“早籼稻”,一般在南方种的比较多,从诗中也可以反映出在宋朝,南方已经开始种籼稻了。没种过稻谷的人估计不太清楚什么是籼稻,其实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从籼稻开始选种的。籼稻米粒比较细长,饭比较松软,口感较好。

33、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34、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35、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36、乘除却贺芒种晴。

37、译文:肥沃的土地在春雨的浇灌下,充满了孕育新生命的无穷活力,各种花草争相拔节开放,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新的绿意,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窜到这边来了。出自南宋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二》,原句为: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1、土膏,指泥土滋润状,是言多场春雨过后,土地润泽松动,万草千花一下子草也绿了花也开了。这春天里生命的蠢蠢欲动,春雨的频催之下,一晌间爆发,万草千花灿烂。2、“饷”是“晌”的通假,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间。扩展资料:本篇是“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一绝。作者以自己的住宅为基点,将笔墨拓展开去,含蓄而又生动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信息。第一、二句先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悄然来临的春天的轮廓。第三句由全景化为中景,即由总写铺天盖地的春光转为展现屋后一角的春色,从另一角度显示了春风化荒芜为“绿秀”的力量。 末句着意推出“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一特写镜头。视野虽更为缩小,诗境却愈加张大。在作者笔下,区区此笋,破土而出之后又穿墙而过,充分显示了春天所赋予它的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

38、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自己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所以非常的真实,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读罢这诗集就仿佛自己在江南的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

39、《四时田园杂兴》把自陶渊明以来至唐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田园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着力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变古体为七言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卓越的创造性。

40、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招陆游担任参议官,两人虽是上下级关系,但都不拘小节,经常诗酒往来,互相唱和,交情很深。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召入京,陆游从成都送他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分别时写送《送范舍人还朝》这首诗,希望范成大于朝见皇帝及碰到朝中旧友时,能提出北伐的建议。

41、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42、说到“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大概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要快点收,有芒的稻子可以开始播种了。当然,这个说法对于广东地区来说,不太适合。但是对于长江以南的地区来说,的确如此。所以范成大才说,芒种的时候,插秧先插蚤籼稻。

43、南宋四大诗人

44、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45、资料补充:

46、范成大的田园诗大都是在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的。尤其是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而这六十首绝句,是货真价实写农村生活的,不像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只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已,本质上说,王维孟浩然、甚至陶渊明,都没有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之中,他们的作品还停留这士大夫及隐士思想的层面。但是范成大则不同,他是真正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是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47、那么,我们就再读几首范成大的田园诗。我感觉范成大的田园诗堪比晋陶潜、唐王维。

48、“乘除却贺芒种晴”,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乘除”与现在的“加减乘除”的意思可以不一样,这里的“乘除”是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也就是说梅雨时节天气变化不定,一会下雨,一会又晴朗。所以,一二句表达诗人感叹芒种时节天气变幻不定,但只要天晴就是值得庆贺的事。

49、写作背景

50、插秧先插蚤籼稻,

51、春日之二,原小引: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绝,终岁得六十首,号四时田园杂兴,题原作“春”,据《宋诗钞.石湖集》改。1、土膏:土地中的膏泽,即土地的肥力。指肥沃的土地。《国语·周语一》“阳气俱蒸,土膏其动。”频:屡次,连续多次。2、一饷,片刻。饷,通“晌”。3、绿秀;此句是说屋后的荒地里也增添了新的绿意。4、鞭笋:竹根上的新芽。本草纲目:“土人于竹根行鞭时掘取嫩者,谓之鞭笋。”此句是说邻家的竹根已开始发芽,从墙下窜到这边来了。

52、范成大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旅游作家,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滇ICP备2023009294号-193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